2024 年 2 月至 3 月,中国海军由 055 型驱逐舰遵义舰、054A 护卫舰衡阳舰和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组成的编队,完成了首次环绕澳大利亚的战略巡航。此次行动跨越南北半球,航程超 8000 公里,不仅验证了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,更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以下是基于权威信息的全过程还原与战略分析:
一、行动背景与战略意图
对澳方挑衅的反制2024 年初,澳大利亚军机多次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空,甚至在遭中国歼 - 16 战机驱离后倒打一耙。中国海军此次行动以 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” 为原则,通过在澳大利亚家门口展示武力,实现对等威慑。055 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 - 21 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悉尼等核心城市,直接回应澳方军事冒险。
远洋能力建设的里程碑编队自南海出发,穿越菲律宾群岛后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南下,最终绕行至印度洋返回。这一路线验证了中国海军在复杂海况下的远洋补给、跨区域协同能力,标志着从“近海防御” 向 “远海护卫” 转型的阶段性成果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指出,此次航行 “直观展现中国海军蓝水实力”。
国际法实践与话语权争夺中国军舰全程位于公海,未进入澳方 12 海里领海,完全符合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。此举以行动重申 “国际航行自由” 并非西方特权,驳斥了美澳此前在南海、台海以 “自由航行” 为名的挑衅行为。
二、行动全过程:从战略巡航到实战演练
第一阶段:穿越岛链,抵近威慑(2 月 1 日 - 13 日)编队于 2 月初从南海某基地启航,经巴士海峡进入西太平洋,随后穿越菲律宾群岛东部海域。2 月 13 日,编队抵达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,距离凯恩斯港约 200 海里,澳方紧急出动 P-8A 反潜机跟踪监视。
第二阶段:悉尼外海亮剑,塔斯曼海实弹演习(2 月 14 日 - 22 日)
1. 战略威慑:2 月 14 日,编队抵近悉尼以东 150 海里(约 278 公里)的国际水域,055 型驱逐舰遵义舰的雷达系统可实时监控悉尼港动态。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称,悉尼 80% 人口处于中国导弹威慑半径内。
2. 实战演练:2 月 21 日至 22 日,编队在塔斯曼海展开大规模实弹射击,模拟对海上移动目标打击。演习区域半径 40 海里,导致澳新之间 49 个商业航班改道,澳国防部被迫发布航行警告。央视公布的高清画面显示,遵义舰发射的鹰击 - 18 反舰导弹精准命中靶船,验证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打击能力。
第三阶段:绕行澳大利亚南部,穿越巴斯海峡(2 月 23 日 - 3 月 6 日)编队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南下,2 月 25 日进入塔斯马尼亚岛南部海域,首次进入澳大利亚专属经济区(EEZ)但未违反国际法。2 月 28 日,编队穿越巴斯海峡(宽度 240-370 公里),该海峡被澳方视为 “战略咽喉”,此举被解读为对澳大利亚 2022 年派舰穿越台湾海峡的 “镜像回应”。3 月 2 日至 6 日,编队抵达西澳大利亚珀斯外海,完成对澳大陆的 “环形包围”
第四阶段:返航与后续影响(3 月 7 日 - 15 日)编队于 3 月 7 日从印度洋返航,经巽他海峡返回南海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国 “戴高乐” 号航母编队原计划同期穿越巽他海峡,因中方行动临时改道至新加坡港停靠,凸显中国海军远洋行动的战略威慑力。
三、澳大利亚的分裂反应与战略困境
官方态度矛盾澳国防部承认中国行动“合法且无威胁”,但同时派出 “图文巴” 号护卫舰全程跟踪,并紧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。总理阿尔巴尼斯称 “不寻求对抗”,但国防部长理查德・马尔斯宣布未来十年追加 200 亿澳元军费,重点提升反潜和区域防空能力。
舆论与民间恐慌澳媒《悉尼先驱晨报》惊呼“中国海军行动暴露澳安全漏洞”,前海军副司令罗恩・莫菲特坦言 “我们感觉形同裸奔”。社交媒体上,民众对悉尼可能成为 “导弹目标” 的担忧蔓延,部分城市出现反战示威。
外交政策摇摆澳方一边呼吁对话,一边强化与美日印“四方安全对话”(Quad)的军事合作。2024 年 5 月,澳美签署协议,允许美军在达尔文港部署 B-21 隐身轰炸机,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平衡中国影响力。
四、国际影响与战略意义
对亚太安全格局的重塑
1. 美国的战略焦虑:美媒《华尔街日报》称,中国舰队的行动“打破了西太平洋力量平衡”,美国印太司令部被迫调整 “敏捷作战部署”(ACE)计划,将更多兵力从第一岛链后撤至关岛。
2. 东盟国家的再平衡:马来西亚、印尼等国私下表示理解中国行动,认为这是对澳方挑衅的“合理反制”。菲律宾则在中美之间谨慎表态,避免直接卷入冲突。
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全球展示此次行动验证了中国海军“航母 + 驱逐舰 + 补给舰” 的远洋作战体系。编队在无海外基地支持的情况下,实现连续 30 天海上自持,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在南太平洋常态化存在的能力。美国智库 CSIS 报告指出,中国海军未来可能将类似行动扩展至南大西洋和非洲西海岸。
国际法与规则话语权争夺中国以行动践行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强调“自由航行” 适用于所有国家。相比之下,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双重标准暴露无遗:其军机频繁侵入中国领空却要求中方 “克制”,而中国在公海合法行动却被污名化。这种反差促使发展中国家更倾向支持中国立场。
五、后续发展与长期挑战
中澳关系的复杂性尽管阿尔巴尼斯政府试图缓和经贸关系,但安全领域的对抗持续升级。2024 年 10 月,中国海军 055 型驱逐舰咸阳舰再次访问南太平洋瓦努阿图,澳方紧急召见中国大使抗议,双方外交博弈进入新阶段。
美国的应对策略
美国加速推进“奥库斯”(AUKUS)联盟,计划向澳大利亚部署核潜艇和高超音速导弹,并在科科斯群岛扩建军事基地。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承认,中国海军的远洋能力已 “改变游戏规则”。
中国海军的常态化威慑国防部发言人明确表示,类似巡航将成为“年度例行任务”。2024 年 12 月,中国海军又派出由福建舰航母领衔的编队穿越宫古海峡,形成 “双航母 + 055 驱逐舰” 的远洋打击群,进一步压缩美国在亚太的战略空间。
总结
2024 年中国舰队绕行澳大利亚的行动,是中国海军首次在南太平洋实施的 “战略级威慑”。此次行动以国际法为依托,以实战能力为支撑,既回应了澳方挑衅,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。其影响远超澳大利亚本土,促使亚太国家重新评估中美力量对比,加速了 “西太平洋秩序重构” 进程。未来,随着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形成战斗力,类似的远洋巡航或将成为常态,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向更公平方向发展。
蚂蚁配资-炒股杠杆实盘-中国股市杠杆-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