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岁的小王,生活节奏快,饮食习惯随意,尤其钟爱高热量食物。他的早餐雷打不动是汉堡配炸鸡,再加上一杯高糖饮料,这样的组合日复一日。在同事们眼中,他年轻有活力,谁都没料到,这样看似寻常的饮食方式,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的健康。
某天,正在岗位上忙碌的小李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,同事们赶紧七手八脚地将他送往医院。医生检查后发现,他的血糖数值高得惊人,超出正常范围数倍,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!尽管医生们拼尽全力救治,可最终,小李还是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。
事后,主治医生惋惜地摇着头说:“这真的是吃出来的病啊,早餐顿顿都像他这么吃,简直是拿健康开玩笑,是天大的忌讳!”
展开剩余87%看似平平无奇的早餐,为何会变成健康的 “隐形杀手”?这背后潜藏的健康隐患,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探究。
一、从血糖正常到糖尿病,只需三步
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颋指出,从血糖正常发展到糖尿病,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:
1、胰岛素抵抗阶段: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,也就是说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,胰岛素没办法正常发挥降血糖的作用。
2、β 细胞开始衰退阶段:β 细胞是胰腺里负责分泌胰岛素的 “主力军”,一旦它的功能开始衰退,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。
3、β 细胞功能严重受损阶段:到了这个阶段,β 细胞已经无法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,血糖就会持续升高,最终发展成糖尿病。
二、这6种早餐,糖友要少吃
相关研究表明,餐后血糖升高,主要和以下 6 个原因有关,对应的这 6 种早餐,糖友们要格外注意少吃:
1、精加工面食:像包子、点心这类用面粉制作的食物,不仅容易消化,升糖速度还特别快。
2、粥类:大米本身就是高升糖食物,经过猛火熬制后,淀粉会转化为糊精,不仅更容易被吸收,还会让血糖指数大幅上升。
3、缺乏果蔬的早餐:很多国人的早餐里基本见不到蔬菜的影子,缺乏必要的膳食纤维,再加上吃的都是升糖快的食物,餐后血糖自然容易出现异常。
4、油脂超标的早餐:比如一些煎包,虽然吃起来口感酥脆可口,但制作时加入了大量食用油,会导致热量飙升,不利于血糖的控制。
5、糊涂杂面条:这类汤面是不少人喜爱的早餐,可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汤水加淀粉,都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,堪称热量炸弹。
6、馅太碎的包子:馅料细碎减少了咀嚼时间,导致食物快速被吞咽吸收,也会增加血糖不稳定因素。
三、日常想要控制血糖,究竟该怎么吃才好?
糖尿病人早上起床后,做好 “两宜三忌”,对维持血糖稳定很有帮助。
“两宜”
宜适量饮水:经过一夜的睡眠,身体处于缺水状态,早上起来喝一杯温水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稀释血液,促进新陈代谢。
宜适量运动:像简单的拉伸、散步等轻度运动,能帮助身体消耗糖分,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。
“三忌”
忌不吃早餐:空腹会让血糖变得不稳定,还可能引发低血糖,进而影响全天的血糖控制。
忌晨起后剧烈运动:早上身体的血糖本就比较低,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糖过度下降,引发身体不适。
忌情绪波动过大:早上起来时,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,情绪一激动,会促使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,导致血糖升高。
四、这 6 类人更易患糖尿病,做好 5 点有益血糖健康
有 6 类人属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发人群,分别是:
一肥胖人群,尤其是腹型肥胖者,脂肪堆积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作用。
二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,遗传因素会使患病风险增加。
三是年龄超过 45 岁的人群,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代谢功能下降,胰岛功能也会逐渐衰退。
四是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,这些疾病和糖尿病相互影响,会提高患病几率。
五是妊娠糖尿病患者,产后患上 2 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。
六是长期久坐、缺乏运动的人,身体代谢速度减缓,不利于血糖调节。
对于这些高危人群来说,想要预防血糖升高,养成以下 5 个小习惯至关重要:
一坚持规律运动,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比如快走、游泳等。
二是控制饮食总热量,均衡营养,避免暴饮暴食;
三是定期监测血糖,及时了解血糖变化,以便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;
四是保持充足睡眠,每晚保证 7~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和激素调节;
五是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长期处于紧张、焦虑等不良情绪中,因为情绪波动也会对血糖产生影响。
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在逆转糖尿病、减重上实现新突破,已为上万例糖友、胖友实现逆转。但是逆转2型糖尿病、肥胖减重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患者、医生直接良好的沟通,科学的糖尿病教育,个体化的合理降糖、减重方案,同时有针对性控制饮食和运动,体重达标,从而实现糖尿病、肥胖逆转。
发布于:广东省蚂蚁配资-炒股杠杆实盘-中国股市杠杆-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